中国梦是什么时候提出的,探究中国梦的历史背景与意义

汾河对山西的重要性不亚于湖南的湘江、江西的赣江、陕西的渭河。

在古代,唯一被称为“河”的河流是黄河。当时汾河和其他河流一样,都叫“水”。汾河是黄河仅次于渭河的第二大支流,汾的意思是“大”。

汾河的源头一般认为是宁武县的管涔山,而现代地质调查认定是神池县的西岭村。

《山海经》有记载:关西山,分水出。

像另一本古地理书《水经注》,也认为汾河的源头是汾阳北部的管涔山。

在古代,除了这两本书,其他地理书如《汉书》、《括地志》都认为汾河的源头在管涔山,但具体位置没有详细描述。

即使在20世纪90年代,山西省水资源管理委员会编制的《山西水资源》中也描述了汾河发源于宁武县东寨镇的管涔山和雷明寺泉。

管涔山不是山,是山,位于山西西北部宁武县、岢岚县、五寨县的交界处。主峰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芦芽山、匹鲁夫道场。

作为阴山的残存矿脉,管涔山地区地下水系统十分发育,水资源十分丰富。

雷明寺泉,传统上被认为是汾河的源头,是当地的地下泉水。因水量巨大,常发出如雷之声,故名。

在管涔山东寨镇楼子山脚下,有一个大水池,被视为汾河的源头。附近的雷明庙还供奉着古代治水大师“太谦”,它一直被认为是汾河的源头。

直到2011年,山西再次进行地质勘探和河湖普查时,利用全新的技术,通过大量的地质勘探和数据对比确认,发现了汾河的新源头。

最终确定汾河真正的源头来自神池县太平庄乡涌出的一条地下河。

当然,这并不意味着雷明寺泉不是汾河的源头,因为最终的水源位于雷明寺泉的上游。

水源从宜州神池县太平乡涌出,再从地下河到雷明寺泉,汹涌而出,形成汾河。汾河作为山西的母亲河,流经山西6市29个县,总流域面积近4万平方公里。

汾河流域东西向被两座垂直的山夹着。按照我们过去“背山面水”的规矩,汾河流域是风水绝佳之地,也是山西“山河在外”绰号的由来。

山西这个地方,土地比较贫瘠,但是从北到南垂直分布的大量盆地却异常肥沃。

尤其是汾河流域,极其有利于农业发展。包括太原盆地,整个汾河流域的土地养育了山西一半的人口,也孕育了山西最古老的文化。

可惜汾河流域太小,比不上四川盆地。所以古代山西人口猛增后,人们为了寻找更多的土地,不得不背井离乡,但毫无疑问,汾河依然是山西的母亲河。

著名的“洪洞县大槐树”也位于山西省汾河流域。但需要明确的是,洪洞县的大槐树只是一个中转站,并不是移民的故乡。

明初北方地区人口下降,但山西人口相对较多。

山西山区多,战争年代意外幸存了大量人口,于是进行了大规模的移民。

当时政府组织人口从山西各地外迁到洪洞县的大槐树,然后去其他地方。

汾河是黄河流域最早出现古代文明的地方之一,也是山西文化的精华所在。汾河养育的大量人口支撑了很多其他地方的发展。